大六壬案例:潜逃的狸花猫

狸花猫

我养了一只猫,小名花花。是血脉纯正的中华狸花猫。每天回家,都要小心推门,因为花花必然睡在门背后的脚垫上。它对门外的世界好奇而又恐惧,总会趁开门时不住的往外张望,但绝不踏出门外半步。有时候捉弄它,把它抱去放在门外,只要一沾地,就是一道灰影闪过,倏的跑回屋里。

花花很没有作为一个宠物的自觉性,每天白天呼呼大睡,晚上精神了就开始刨门,搅我清梦。所以有时候很是烦它。

前天晚上回家后,忙了一阵之后,忽然觉得有些不对,过于安静了。发现回来后一直没见花花跑来跑去的闹腾。准备把它捉来暖手,结果屋里找遍了都不见它。把屋里所有犄角旮旯都翻遍了,最后我确认了一个事实,花花不在屋里。

鉴于它有在阳台上活捉麻雀的前科,首先想到它会不会是在捕鸟时,一不留神从阳台上摔下去。另外也不排除它是在晚上开门时,趁人不注意溜出去。

这小东西天天在的时候,总是惹是生非,恨不得把它扔了。突然间它消失在你的生活中,才让人觉得怅然若失,体味到有它在时,屋里的活泼与生气。

花花从没自己出过门,等它自己找回家是不可能了。那天晚上正好有人把单元门开着,如果它从楼梯出去,别说它不认得路,就算它能像狗一样循自己的气味回来,它也进不了平时关着的单元门。找不到回家的路,万一它跑远,或者被人捉住就麻烦了。

都说猫有九条命,希望它没事。以大六壬起课占还能否把它找回来。

公历:2016年10月19日
阴历:九月十九
四柱:丙申 戊戌 甲戌 己巳
月将:辰将甲戌旬申酉空
霜降:10月23日9时9分

   合 勾 青 空
   辰 巳 午 未
  朱卯    申虎
  蛇寅    酉常
   丑 子 亥 戌
   贵 后 阴 玄

   虎 常 后 贵
   申 酉 子 丑
   酉 戌 丑 甲

   父 丙子 后 
   父 乙亥 阴 
   财 甲戌 玄

大六壬课象显示,干支夹定三传,三传退连茹。定然能够找回来。夹定三传是这一课最重要的特点,是这课的要点,是核心,其它课体特征都是辅助的,非决定性的。见过很多初学者断六壬课。絮絮叨叨分析一大堆,仿佛不如此不能显示水平。 打蛇打七寸,擒贼先擒王,抓住了吉凶关键,断课思路就解决了一大半。剩下一下细节断得好,只是锦上添花。

又以六爻摇卦,卦课同断。

公历:2016年10月19日
阴历:九月十九
四柱:丙申 戊戌 甲戌 庚午
旬空:甲戌旬申酉空
卦宫:主卦离 变卦坎


         风水涣       水泽节
玄武       ━━━辛卯父母○  ━ ━戊子官鬼
白虎      世━━━辛巳兄弟   ━━━戊戌子孙
腾蛇 己酉妻财  ━ ━辛未子孙  应━ ━戊申妻财
勾陈 己亥官鬼  ━ ━戊午兄弟   ━ ━丁丑子孙
朱雀      应━━━戊辰子孙   ━━━丁卯父母
青龙       ━ ━戊寅父母× 世━━━丁巳兄弟

六爻断卦,宠物以子孙为用神看。用神是一个相对概念,很多我们常用的取用神方法,在特定的关系中,会有不同的取法。如果是购买宠物猫,或者经营宠物店,就要兼看财爻了。

这卦以应爻子孙为用神,辰土空破,正是现在狸花猫失踪,“空”的表现。但辰土安静,且在内卦。猫应该还在小区,没有走远。内外父母爻动,父母临木爻,猫已在外面,自然不可能是躲在柜子里。应该是被树木花草掩藏。

知道它无事,心下稍安。但晚上找了两遍,第二天上午又找了几遍,小区内外都找遍了,也不见它的踪影。

后来,于下午未时找到。说来也巧,小区里有只黄猫,下午再一次找花花时,碰到黄猫在小区玩。于是跟着它走,盼望它能否把我们带去猫经常待的地方。结果黄猫走着走着,突然匍匐在地,摆出攻击状态。以为草丛里有蛇或黄鼠狼呢,顺着它的方向看去,好半天才发现,对面蹲着的,可不就是我们家花花么!它蹲在草丛里瑟瑟发抖,位置离单元门不远,估计从昨天晚上一直藏在草丛里,所以前后找了多遍都没有找到。

附现场图,你能发现里面有只猫吗?

草丛里的猫

大六壬与周易六爻之案例比较

司南

大六壬与六爻,是中国占卜术里两个不同的流派,其理论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。应用范围与准确度,也有一些区别。

大六壬起源于古天文学,与天体运行密切相关。它是中国古代最高层次的预测学,与奇门遁甲、太乙合称三式。六壬的体系庞大,学习六壬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甚多,自古以来就只掌握在少数文化程度高的精英阶层手中。

而六爻,体系结构与《易经》联系更紧密。由于《易经》是儒家经典,造成六爻群众基础更广泛,研习者多,普通市民阶层就可以接触到。并且借助文学作品与影视,得到更广泛的传播。

若要论与六壬与六爻孰优熟劣,大多数时候,都会得到大六壬更胜一筹的答案。不过,由于六爻由于和《易经》的亲缘关系,其学习者数十倍于六壬,偶尔也有人为六爻争辩“学好了都准”,“大道至简”。我于六壬与六爻,均使用有十年以上,深感六壬的信息丰富程度远胜于六爻。兹举一实例,比较一下六壬与六爻。

公历:2014年7月31日
阴历:七月初五
四柱:甲午 辛未 癸卯 癸丑
月将:午将甲午旬辰巳空
立秋:8月7日23时2分

   青 勾 合 朱
   戌 亥 子 丑
  空酉    寅蛇
  虎申    卯贵
   未 午 巳 辰
   常 玄 阴 后

   朱 虎 勾 玄
   丑 申 亥 午
   申 卯 午 癸

   财 甲午 玄 
   兄 己亥 勾 
   官  辰 后 ◎

公历:2014年8月1日
阴历:七月初六
四柱:甲午 辛未 甲辰 戊辰
旬空:甲辰旬寅卯空
卦宫:主卦兑 变卦坤

         雷泽归妹      雷天大壮
玄武      应━ ━庚戌父母   ━ ━庚戌父母
白虎       ━ ━庚申兄弟   ━ ━庚申兄弟
腾蛇 丁亥子孙  ━━━庚午官鬼  世━━━庚午官鬼
勾陈      世━ ━丁丑父母×  ━━━甲辰父母
朱雀       ━━━丁卯妻财   ━━━甲寅妻财
青龙       ━━━丁巳官鬼  应━━━甲子子孙

上面的大六壬课和六爻卦,都是占卜同一件事情。有十余人要去某风景区考察地产项目,分别以六壬和六爻占卜此行情况。凡出行,大体而言,有天气、交通、人员、目的地等基本要素,同时也可能发生很多意外情况,颇为考验占卜水平高低。

以大六壬课来看,干上财乘玄武,被夹克发用,三传自刑,此行一定不顺利。自刑多是因为自身原因导致。尤其以财乘玄武发用,为极明显特征,一定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。财乘玄武,通常来讲要防止盗窃、破财。但占卜讲究已知因,也就是说要依据现有情况建立时空模型进行推导,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胡乱推测。此行非为求财,且行程不太可能发生盗窃,玄武不以盗贼看。午为火,且为月将,被上下夹克发用,估计是汽车引擎要坏。以三传看行程,重重自刑,中途会发生阻碍事情。支为目的地,卯为门户,空亡,被上神白虎所克,目的地人去楼空,且较为破败。

事实的结果是,早上8点正准备出门,A君发微信过来,说昨天陪土豪喝酒,身体抱恙,不能前来了。接着去接B美女,B美女在圈中以能睡出名,出发前专门打了个电话叫她起来,到了B美女楼下,电话不接,等了半天,终于下楼,说抽空洗了个头,又洗了个澡。呃……好在按时到了约定集合地点。打电话联系C美女,C美女说昨天忘了定闹钟,这会儿尚在吃早点,你们先随便逛一会儿吧。江南都是农家,哪有什么可逛的,开车把沿江的风景都看了两遍了,C美女终于吃完,于是把车停在半路上,开了双闪等她,等了许久不见人影,C美女来电话,说都到收费站了,你们在哪儿?好在收费站不远,赶紧杀过去,集合齐所有人员。10点了,终于上了高速。

到了目的地,有D主任接待。D主任到是很热情,招待也周全,毕竟支上申是日干的长生嘛。不过几处项目,俱是空空如也,连以前一直在经营的一处宾馆,现在也处于关门状态。符合卯木空亡的课象。

离吃饭还有些时间,叫了条船,先到江上浏览一番。走到一半,忽然一阵青烟飘来,船上柴油机的轰鸣声戛然而止。船主检查了一下,说出发时没有关好柴油机水箱阀门,水漏尽后柴油机拉瓦。玄武的那点水,终究敌不过夏天午火月将的炙烤。看了下时间,正是午时。出了点小意外,不过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,这要是车坏了可就麻烦大了。船在江上漂了半小时,救援船赶来,拉到码头,歇了一阵,柴油机终于冷却,重新给水箱灌上水,返航。

再看六爻卦,世爻月破,动而化进,卦变六冲。父母持世,自然没有子孙持世那样顺利而且好玩。好在世爻旺,并无太多不利。六冲卦,东奔西走,行无定处。

六壬由于有天地盘、十二天将、四课、三传,每一个点都有天地盘及天将的三层关系,相对六爻来说,表现力更加丰富,信息更为全面。六壬的十二天将,到了六爻中被简化为六兽。对于简单的事情,六爻往往更容易直观的断出吉凶。但事物是复杂多面的,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吉或凶。另外对于生意决策,卦象如果不够细致全面,找不准吉凶细节,便也起不到趋吉避凶的决策效果。如同一个被虫咬了的苹果,其实没被咬的地方还是可以吃的。这也是为什么大六壬多服务于上层社会,列于军事典籍,而六爻少有军事预测案例的原因。毕竟,战争的决策,决定千万人的生死,六爻不够精确。现代和平年代,以六壬服务于生意决策,会比六爻更有指导意义。

《易经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

易经八卦

《易经》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,并被儒家尊为“五经”之首;上古三大奇书:《黄帝内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山海经》。《易经》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简易、变易、不易,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。它的中心思想,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。

《易经》最初用于占卜,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、宗教、医学、天文、算术、文学、音乐、艺术、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。自从十七世纪开始,《易经》也被介绍到西方。

《易》原有三种版本: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和《周易》,但《连山》和《归藏》已经失传,一般所称《易经》即源于《周易》发展而来。

《易经》包括狭义的《周易》与《易传》。《周易》分为《上经》三十卦,《下经》三十四卦,相传是依循周文王主编《易》的著述而来,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。由于随时代演变,《周易》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,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撰写了《彖传》(上下两篇)、《象传》(上下两篇)、《系辞传》(上下两篇)、《文言传》、《序卦传》、《说卦传》、《杂卦传》等篇章用以阐述、解释《周易》,统称“十翼”,后世又称为《易传》列入《易经》。《易传》相传为孔子所作,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集体创作。

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。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、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,六十四卦被记载在《连山》一书,《连山》以“艮”为第一卦。到了商朝,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,被记载在《归藏》一书,以“坤”为第一卦。

依据司马迁《史记》的记“文王拘而演周易”,后人因此认为《易经》是商朝末年、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,是周文王奠定了《易经》以“乾”为第一卦,并为每一卦写下“卦辞”(卦象的解释)。周文王之子、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“爻辞”(每一爻的解释)的创立者。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,也影响到“诗经”的文学风格。

明代末年,《易经》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。十七世纪末,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(Joachim Bouvet,汉名白晋,1662年-1732年)的介绍、更将《易经》以二进制解释。现在无论中国大陆、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《易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