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六壬学习与进阶指南

学习大六壬

中国五术“山医命卜相”,在“卜”的领域,大六壬与奇门遁甲、太乙神数并称三式。三式无疑是占卜学的巅峰,但正因为大六壬曲调高雅,难免和者寥寥。直到最近几年,才研习者渐多。但很多人仅仅是因为听说大六壬的准确度更高,断事更详细,慕三式之名,基于一种盲目的崇拜,而不是结合自身条件来学习大六壬,往往事倍功半,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。

大六壬与六爻学习比较

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对《易经》感兴趣,于是学习六爻占卜,进入了术数圈子,然后才了解到大六壬这一比六爻体系更庞大严密的占卜术。严格来说,六壬与六爻不是一个体系的。如果你已经是六爻高手,转学六壬自然事半功倍。但很多初学者却常常是朝秦暮楚,六爻也还不能准确断事,知道大六壬这种占卜学巅峰的存在,又去研究六壬。六爻与六壬判断思维不同,半桶水的六爻基础,反而可能对建立大六壬的断课思维有一定影响。大六壬是纯天干地支体系,不用易经八卦,六爻则与易经结合较深,是建立在易经六十四卦基础之上。而如果有良好的八字基础,则贵人诀(六壬贵人起法非常重要,不可错用)、刑冲克害、三合六合、空亡等概念都是通用的,倒是会对学习大六壬入门阶段起到很大帮助。六爻虽然也有刑、害、长生十二神概念,但实际上并不是主要判断依据,六爻教程大多也不会深入讲解。但刑、害、长生十二神等,在大六壬中非常重要,如果无法理解三刑自刑的概念,连大六壬入手式的宗门九课都不能过关。宗门九课是大六壬最基础的概念,不会宗门九课,就排不出大六壬课盘,等于是六爻占卜不会起卦一样。

大六壬学习曲线

周易术数这类学问,一个不变的原则是,易学的不好用,好用的不易学。大六壬体系庞大,取象丰富。四课三传对事物运行规律模拟形象。大六壬属于学习曲线起始很陡峭的那种,但一但跨过这道坎,你就会觉得非常好用,应验如神。甚至做到来人不用问,一课多断。不像有些术数,天花板过低,精通之后,因为体系的问题,信息量不够丰富,无论怎么努力,自身预测水平和准确度都难以再提升。而大六壬以笔者数十年占卜经验来看,综合比较其它术数,大六壬预测体系的精准可靠,是值得投入毕生精力去研习的。登上这个巅峰,自然一览众山小,只是高山仰止,知易行难!

学大六壬如何看书

说到看什么书的问题,大六壬要想跨过我前面说的坎,《毕法赋》、《课经》、《大六壬指南》、《六壬粹言》、《壬学琐记》这几本古籍是必须熟读理解的。不像六爻和紫微斗数这类普及度比较高的术数,有大量现代人的书籍教程可以参考,要想学好大六壬,没有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,会是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。大六壬古籍浩如烟海,有“车载遁甲,船装六壬”之说。随便翻翻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古籍善本目录,就会发现大六壬的典籍要远多于奇门遁甲,更不用说太乙神数了。这还不包括散录于二十四史、文人笔记等史料中大六壬预测政治军事的课例。既然选择研究大六壬,想必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心存钦慕,如果只是走马观花,找本《白话易经》之类的书翻翻即可,何必入大六壬这个深坑。学大六壬而不能直接阅读文言文古籍,等于是在这片海洋上浮光掠影,而那些珍贵的宝藏、瑰丽的奇景、远古的述说,都沉淀在海底深处!

大六壬的课格与“定式”

其实学好六壬没有什么捷径,一半靠背书,一半靠实战。

先说说背书,就如同学英语一样,书店里的书什么最吸引人?无非是《XX方法》、《XX日速成》,很多人都迷失在方法里,却忘了最根本的是背单词,词汇量不够,学再多的方法都没有用。学大六壬,是要花大量的精力背口诀的(当然还要理解)。只有你背下来了,看到相关的象,才有可能想起来,才有可能知道是验的什么事!所有的术数初学者,不止是学六壬的,都有一个毛病,不背书,学完德合鬼墓破害刑冲……就靠这些基础法则去推导吉凶。六壬课不是这样断的!五行生克不能包打天下,不是生就是吉,克就是凶。你需要记忆大量的“定式”,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书里的内容。

这就像下围棋。围棋可以说是世界上规则最简单的游戏,任何一个人几分钟就可以把它的规则弄明白,但围棋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游戏。围棋所蕴含的变化,每多推算一步,复杂度都会曾几何级数增加。为了简化这些计算,棋手在局部战斗中,用前人实践总结出来的套路落子,被称为围棋定式。

大六壬跟围棋类似,不遍览棋谱,熟记定式,是很难真正登堂入室的。《毕法赋》、《课经》、《大六壬会纂指南》……这些前人总结的占断经验,就相当于是定式,不熟读、熟记这些口诀,断课只知道按神将取类象,按刑冲克害一步步推导,是难以领悟大六壬的精华的。所以大六壬是一门体系复杂,记忆量大的学问。

大六壬断课实践与提高

再说实战,初学者通常都“勤”于实践,有事没事都起个课出来验证一下。古人讲无事不占,就像没病不要吃药一样浅显的道理。初学者最大的问题就是胡乱起课。自己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,起课看一下;朋友明明没来问你,也起课看一下;甚至是微博上发生了什么事件,某某在群里提到什么事,都按时间起个大六壬课看看。大六壬体系结构与天文密切关联,大六壬的正时,是有严格的起课要求的。

自己朝九晚五上班,一天又一天,一年再一年,重复同样的生活,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占卜的事情?哦,没关系,网上有论坛,有QQ群,实践机会大把。如果你要这样搞,趁早洗洗睡吧。无事不占,不可滥占。本来就是芝麻大点事,你强行起课,有吉凶你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。比如你这会儿出门逛街,起个六壬课,路边买了瓶可乐灌下肚,偷瞄了几个美女,然后——回来了!吉凶在哪里?但如果老天眷顾你,想让你学六壬的道路上多一些收获,路边买了瓶可乐灌下肚——结果店主找了张假币给你;偷瞄美女,结果被人家男朋友暴捶一顿。然后——回来了!六壬课上肯定很强烈而且形象的显示你遇到的事情。不是说小事不能占,而是小事通常没有什么吉凶,尤其当你初入门,功力不够的时候,往往分析的点都不对,更不用说提高学习六壬的水平了。很不幸,你在网上找到的组织也是这类爱好者汇集的地方。那该怎么办?一方面,小事就不要起课了,更不要贴到网上祸害别人。另一方面,努力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,让人家知道你会六壬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牛X技术。只有重要的事情才有比较清晰的发展轨迹,只有你身边的事你才能比较清楚的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。即使有很多身边的朋友找你占课,我也不得不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,至少有一半人的不会主动给你反馈应验结果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如果你还是想问有没有什么容易点的路,我通常都会建议从紫微斗数学起(八字也可以,不过紫微斗数更容易入门)。算命术相对比较好实践,也无需像占卜术强调天人感应,否则一个错用正时,先锋已失的六壬课,再怎么分析总结,也不会有正确的经验。算命术对于大众来说,接受度更高,实践机会更多。比较好培养起兴趣和算准之后的成就感。还有就是可以培养你的粉丝群,再让他们有事找你用六壬占卜,这样实践的机会就多了。再说,算命是基本素质,连个命都不会算,好意思跟人说是研究术数的么!

算命与占卜的区别

不是专业研究术数的人,大部分是分不清算命和占卜的区别的。很多人会报生辰八字给你,叫你看看他最近某笔生意是否能成。算命十年不出门,风水三年走天下,如果你接触到“周易”这一行的职业圈子,会发现大师们主要在干看风水和起名改名的活。为啥?因为这两件事情最好赚钱,又不容易出错,只要口才好,说得是那么回事,就行了。而算命多少是个技术活,客户也不都是祥林嫂,总是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搞不定的。而占卜,比算命更难。因为算命,无非是有没有钱,当不当官,婚姻如何,有没有某种疾病等等,从紫微斗数命盘或八字里去找相关的特征就好了。有了这些限制范围,蒙也能蒙对几条。而如果是占卜,譬如说占卜一个生意,可能根本无法启动,可能做了但亏钱,可能合伙人撤资,可能货物被盗,可能重要员工离职,可能遇到诉讼……这些,需要极丰富的断课经验与联想能力。算命是在一个有边界的圆里聚焦思考,占卜却是根据中心点进行无边界的发散思维。大六壬是占卜术里最高层次的学问,既然学大六壬,就不要仅仅满足于判断个吉凶。事物是复杂而多面的,屌丝追到了女神但她却怀了高富帅的孩子,你说这是吉还是凶呢?

文言文功底对学好大六壬的重要性

那大六壬高手去哪儿了?好想找名师指点一下啊!但,人家凭什么指点你?每天和土豪喝茶聊天收红包的人生多惬意。大六壬这种秘术,放在二三十年前,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得遇名师,便只能自己一个人挑灯苦读。由于有互联网,现在的世界日趋大同,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网上的同好,加入一些网络社群。但不要指望QQ群里有高人来指点,没有贬低的意思,一个英语专业八级的人会愿意天天和一堆初中生讨论英语问题吗?如果不是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文(请搜索dlr720关注本公众号),我会打这么多字让它淹没在论坛的口水中,在QQ群里一闪而过吗?

最后再强调一下,你的文言文水平如何?良好的文言文水平,是看懂《毕法赋》、《课经》、《大六壬指南》、《六壬粹言》、《六壬大全》、《壬学琐记》、《壬归》这些书的先决条件。千百年大浪淘沙,这些书是大六壬典籍里的精华。你文言文好,就意味着可以直接跨越时空的阻隔,去直接聆听邵彦和、凌福之、陈公献、刘赤江这些前辈先贤的教诲。现代人的书可以用来帮助理解,但学习大六壬绕不过去的还是大量古书口诀的记忆。

大六壬占客户来意——道不同不相为谋

算命

中国人这几年越发有钱了,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吃饱肚子之后,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文化,欣赏艺术。慢慢的,国学、易经,也被从故纸堆翻出来。但问题是,从五四之后,中国人斩断两千年文脉,投入德先生赛先生怀抱,忽然言必称国学,谈易经,总觉得不那个味道。就像我们买衣服,要讲究个正品、行货。淘宝来的样子货,虽然表面看起来差不多,可毕竟用料和做工和原厂的不能比。又像Google撤出了中国后的网络,乌烟瘴气,草菅人命。魏则西还活着的时候,我在知乎上关注过他的帖子,通过网络,也能感受到他深深的绝望。

以前写过篇文章,叫《易经的歧途》。现在的人反正也不知道易经本来该是个什么样子,只知道是本占卜书,群经之首,名气大。于是就什么都往易经这个筐里装,算命是易经,风水是易经,看相是易经……中国人不信仰宗教,但自有一套通过占卜等方法解决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术数手段。以前,大家的这个需求,被“封建迷信”这四字咒语给封印住了。后来封印松动,于是各种各样的大师们粉墨登场。普通人大多都没有接触过真正通过易经占卜需要借助什么手段,能达到什么样的准确度,反而更觉得神秘与好奇。只看大师们的口才和表演能力。

更多的时候,这些水平不一的大师们,扮演的是土豪饭局上的掮客。布衣芒鞋,手执珠串。推杯换盏之间,或口若悬河,或惜字如金。不一样的风范,一样的玄机妙语,撩拨着一众官员和少妇的心思。

他们不需要真正懂易经,只需要这块招牌。熟谙人情事故,众生心态。他们更像旧时执《英耀篇》行走江湖的术士。解放前,以两广为中心,活跃着一股以算命看相为媒介的诈骗团伙,自称江相派。而《英耀篇》则是江相派内部秘不示人的超级读心术,就是放到今天来看,依然是揣摩人心的顶尖学问。句句一针见血,比什么《XX销售圣经》更具实践效果。这些大师们也许没看过《英耀篇》,但谈玄论道的包装下,配合巧舌如簧的口才,游走于土豪的政商朋友圈,已然深得《英耀篇》的精髓。

“壬本道术,备极精醇。大观六宇,细查微尘”。在这种鱼龙混杂的世道,携大六壬这种神器行走江湖,有时候不得不面对一些挑衅,或者是质疑。而“来人不用问”,则是摈弃推理因素,让客户信服的一种有效手段。

前段时间有个客户求占。对方是英国留学回来,经朋友介绍找我。我其实不喜欢那些信奉鬼神的客户,而更愿意接触这种高学历,理性的知识分子。苏格拉底说,人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。迷信的人好忽悠,但理性的人,面对未知的世界,会更保持一颗敬畏之心。他们不会被那些玩心理学的大师所左右,面对大六壬具体而不模棱两可的判断,最终准确的应验结果,会从概率上加以肯定。

我打断客户的话,让他不用介绍任何情况。直接以大六壬课来分析他的来意。一个人有可能占卜很多事情,感情、工作、财运、健康、官司……而他起的大六壬课,财遭夹克发用,乘玄武。来意必因钱财事。财旺,不是一笔小钱。被上下夹克,必定是一笔钱财被人卡住,想问这笔钱财何时能够支取,或者解除冻结状态。给出判断后,客户说正是如此。从英国回来,想利用多年在海外积累的优质资源,在国内做一些事。已经找了天使投资,双方已经达成具体的投资意向,现在因为投资人自己的一些原因,导致承诺的那笔钱迟迟无法到账。

即使是问生意,也有多种可能。有自己投资项目的,有合作的,有经营不善困扰的,有经营兴旺想扩大的……财遭夹克,与现在的情形完全吻合,准确的显现了客户现在面临的状态。能够在“来人不用问”的情形下,准确判断出求占人的来意,自然会让对方觉得神机妙算,使客户信服。起得的大六壬课如下:

公历:2016年6月29日
阴历:五月廿五
四柱:丙申 甲午 壬午 辛丑
月将:未将甲戌旬申酉空
小暑:7月7日0时33分

   勾 合 朱 蛇
   亥 子 丑 寅
  青戌    卯贵
  空酉    辰后
   申 未 午 巳
   虎 常 玄 阴

   玄 合 勾 阴
   午 子 亥 巳
   子 午 巳 壬

   财 壬午 玄 
   兄 丙子 合 
   财 壬午 玄

大六壬预测,完全是技术分析。再不仿看看《英耀篇》里都写了什么,摘录几段:

原文:叠叠问此事,定然此事缺;频频问原因,其中定有因。
(以上四句,“百姓日用而不知”,真是令人拍案叫绝!一个叠叠,一个频频,已把求卜者的急切心情和盘手托出,他们所问的,正是他们心事所在。他们所希望的,正是他们所缺少的!他们想探询寻找出原因来,那么这里面定然有名堂。你相命的,就要在上面做文章,牢牢地吸引诱惑住来问者。)

原文:一片真诚,自说慕名求教,此人乃是一哥。笑问请看我贱相何如?此人非火底,即是畜生!砂砾丛中辨金石,衣冠队里排鱼龙。
(还要善于区分下面两种人:如果脸上一片真诚之色,自己介绍说,是慕我前来求卜问卦者,这种人多数是信神信命信卦的“一哥”——即虔诚的问卜求卦者。如果满口浅笑,装模作样,故意说请问我的贱相如何,那么,这种人不是有钱有势的人,就是专门来向你挑衅、捣蛋、败坏你声誉的轻薄之徒。在前来算命的人群里,有富贵官宦之人装穷卖傻前来相命,以此考你;也有穷愁潦倒之人,冒充富贵之人前来试你;或者是不怀好意的同行,或者是看了两本命书自认为了不起的家伙别有用心的前来考核你,存心踢馆给你难堪。你一定要在砂砾丛中辨认出是金还是石,在一大群前来相命的人流中识别出是龙还是鱼。不然,就是闹出笑话,丢“周易预测学”的脸。)

原文:神暗额光,不是孤孀亦弃妇。妖姿媚笑,倘非花底定宠姬。
(神色黯然,面容愁闷但额头光滑细腻,衣饰华丽的,不是富人的遗孀,就是被抛弃的贵妇,或者不被官员和富商宠幸的情妇。妖冶、放荡、打扮得花枝招展,言笑风骚的,不是红粉妓女,就是官员富商的宠妾、情妇)

原文:满口好对好,久居高位;连声是是是,出身卑微。
(满口“好”或“对”的,他可能身居高位;连声称“是、是、是”的,他可能出生卑微,是个小人物。)